第五十八章58(1 / 2)

有了曾国泰加入阅卷,速度自然稍快了一些。

但最重要的是广大应试考生听说曾国泰也参与阅卷,却是信心大增。毕竟白玉京还是杜尚别,都显得威望不足。

阅卷结束,共录取六百三十二人。

按惯例取前两百名进行殿试。当然,南宫余未建宫殿,就安排在太守府举行!

此场考试是史上最简陋的,却意义深远!它为南宫余带来了大量的人才!

最后。

其中前十名的试卷,放在南宫余案上,由他钦点状元、榜眼和探花。

南宫余命南宫云偷偷拆开试卷上纸糊的名字。他自然辩识不出文言文的好坏,更何况还有黄秀秀的所托。

十个人中居然有个叫卢照邻!莫非是初唐四杰之一?南宫余没有多想,朱笔一挥,点了他为状元。

一份试卷署名曾黎,却是曾国泰的三名亲随弟子之一,更是曾家的族人。南宫余怕曾国泰挑毛病便将曾黎点为探花。

还有就是黄秀秀所托的黄鸿远了,他是黄秀秀同父异母的兄长,也是黄家之后。南宫余虽然觉得黄鸿远的文章并不怎么样好,主要原因是自己居然也看得懂!但黄秀秀一直对自己忠心耿耿,而且她和白玉京完全不同!白玉京是优先考虑复兴大业,而黄秀秀却完成是为南宫余考量!还是早在垓城的时候,黄秀秀就献计让南宫余假装持有藏宝图,才得以逃离垓城!

而上次黄秀秀在大夏宝钞上留的秀字,终究还是泄露出去!所以有人嘲笑她机关算尽,终究还不如商贾之女!

所以南宫余还是将黄鸿远点为探花。

至于第四名到第十名,南宫余索性让白玉京代劳了!白玉京却看到考卷遮名处有拆过的痕迹,便质疑南宫余!

南宫余自然矢口否认,但在白玉京的坚持下,只能慌称是自己点完状元之后,才拆开来偷偷看了一下!南宫余保证下不为例,白玉京方才罢休!

南宫余只觉得自己少活十年已成定局,却不觉得自己有错。

不过好在卢照邻的文章被曾国泰、白玉京、黄秀秀、杜尚别和夏逢春都公认为第一,只是按惯例前三名必须皇帝钦点而已!众人没想到南宫余虽然字写得不好,学问还是挺渊博的,不禁暗叹:“果然天选之圣,无所不能!”

南宫余听到大家一致对卢照邻的文章评价很好,为彰显公平,就将本次殿试前十名的文章刊印成册,广为传颂。

大多学子读后,还是心服口服。

更何况南宫余独创的将姓名、地址栏全部用纸粘住,阅卷之人根本不知道是谁写的文章,确保了公平、公正!

落选榜生也不气馁,纷纷表示要来年再考。

南宫余见将近八千名考生,只录用了六百三十二人,也未免太浪费人才了,加上低层官员严重不足,有的偏僻的县甚至只有一个青城山弟子担任县令在做事,而知府层级更是全部空缺!把太守累成了狗!难怪青城山杰出弟子柳叶连太守都不要当,追随绝代佳人轩辕灵瑶去投奔南宫鼎浩了!

当下便与曾国泰、白玉京、黄秀秀、杜尚别和夏逢春等商议,是不是再特别录取一批人。毕竟每个县,除县令之外,还需要:县丞一员,掌管粮司、征田地税;主簿一员,掌管户籍、巡捕;典史一员,掌管缉盗、盘诘、监察、狱囚;税使一员,掌管商税;教谕一员,掌管教育、科举包括选取生员;驿丞一员,掌管邮递通信。另外还有三班六房、阴阳训术、医学训科、僧会司、道会司、急递铺等下属职能部门,各执其事。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县衙这些部门都是要切实做事的,虽然可以有不在编的临时工,但县丞、主簿、典使这三个九品芝麻官不能少,教諭、稅使和驿丞总也得有吧!

毕竟基层基础政权十分重要,基础不牢,地動山搖!

当然。

基层的里长或保长,即村长或居委会主任,在古代更是极其重要的。因为头朝黄土大字不识的农民,连皇帝是谁都不知道,只知道听里长的!所以,在古代很容易被豪门世家、地主乡绅把持地方政权。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