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慕容家106(1 / 1)

下朝之后,良王回到王府,古樵正招待着一位老先生,两人看到良王进来,立刻行礼。

这位老先生复姓慕容,交谈了一会儿才知,这次筹集的粮食,大部分都是慕容家拿出来的,良王这才认真端详慕容家主。

询问了一番,让古樵好好的与之商谈,最近良王的日子不好过,几个月没上朝,朝堂上已经无法和太子对峙,几次交手之后,良王都败下阵来。

好消息是,户部没有落到太子手里,父皇竟然派颂王去了户部,苏景鸿也在户部,颂王和苏景鸿之间因为阳城的事情隔阂很深,良王不担心苏景鸿投靠颂王,但是对于太子,不得不防。

阳城驻军落到王家,太子估计也在筹集粮食,所以只要能给太子殿下添麻烦,良王都很乐意去做,这么一想,良王对于慕容家就看重了很多。

很多事情,也没有避讳着慕容家主,计划、路线、人马,都按部就班的安排下去,直到八月初,粮食运出了大汉,良王才彻底放下心来。

东宫,太子看着慕容家发回来的消息,欣慰不已,这么看来良王已经投鼠忌器,无人可用了,原本根本不会成功的计划,竟然成功了。

这一次不仅暴露了良王和大兀之间联络地点和联络方式,还有一路上帮良王打马虎眼的各地官员,这都是证据,真是天助!

只是慕容家传输消息的方式,也让太子殿下连连称奇,竟然隐秘到无人察觉,而且明显和良王传递消息的路线不同,慕容家是自成一家,这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是他也可以利用慕容家的消息渠道,坏处是慕容家也可以将东宫的消息秘密传出去。

不过这都是以后的事情了,现在他很想知道,这批运往大兀的粮食,究竟能为良王换回什么。

慕容家除了给东宫传了消息,也给沐临风传了消息,只是当沐临风将密信拿给颂王时,颂王却拒绝了,让沐临风传信,以后颂王府和慕容家没有任何关系。

太子城府极深,这种人一旦发现不好的苗头,就会弃车保帅,到时候反而影响他的事,如果因为一个慕容家,影响到他和太子之间的合作,那才是因小失大。

另外太子是储君,所有人都盯着他,一些见不到光的事情,他很难处理,但是他和良王却没有这个限制,所以这才是太子接受他的缘由。

颂王看着程浩川给他的纸稿,大兀毡房的内部支撑,根据纸稿上的尺寸,似乎根本撑不住毡毯,最近新买回来的毡毯,他亲自称量过,确实很重,这种重量,再加上风雪摧残,支撑必须坚固。

让人不解的是,他几乎试过所有的硬木,根本达不到毡房的承重,颂王考虑是不是得用精铁。可是精铁又是朝廷管制的,即使是他,也无法弄到。

一筹莫展之时,颂王又仔细研究这些毡毯,确实厚实,压的也很均匀,图案也非常不错,只是拿在手里的份量,让颂王高兴不起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