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两路开战142(1 / 1)

只是苏景鸿前前后后做的手脚,还是被人捅到了朝堂上,运往岭南的军粮,还有邳州的赈灾粮,数目是对上的,只是质量却参差不齐,尤其是军粮,让岭南兵马大将军发了一通火,一道奏折呈了上来。

牵扯到军粮,裴相和太子不敢做主,只能请示养病的皇上,听闻此事之后,皇上也脸色铁青,让彻查此事。

户部官员一下子人心惶惶,尤其是和军粮有牵扯的官员,立马没了主意,如今的朝堂,太子和良王斗的正凶,不管是谁留下把柄,都不得善终。

所谓病急乱投医,有些人四处托关系,甚至出卖同僚,或者诬陷同僚,负责金部的苏景鸿,也受到了影响,正好他也在养伤,要等到事情查清楚了,才能回去。

户部一时之间,陷入混乱,作为三不管的颂王被人推到了前面,不得不出面彻查此事。

颂王原本以为只是几个官员私下倒卖军粮,只是越往下查,查到的东西越吓人,从户部出去的物资,表面上对的上,可要是彻查接手的人,从他们的口供中发现,户部的账本是有问题的,户部有进账和出账,出账有问题,说明进账也有问题,一项项的细查,时间不够,只能拣紧要的。

一连半个月,颂王连王府都没回,偶然派常宁回来取些换洗衣物,尹青莲从常宁口中能听一些消息,常宁说话,往往夸大事实,当不得真。不过有一点可以确认,那就是颂王真的很忙,很累。

外面不太平,出去了恐惹麻烦,呆在府里发霉的尹青莲,和追月做一些零碎小吃,常宁回来取东西的时候,让他带过去。

在这期间,太子的人举荐程浩川,如今平安州暴乱有扩散之势,必须有个强有力的领兵之人,既有战场经验,又有安民之法,这样的人不多,而原阳城六偏将,就满足这个要求。

再加上六偏将本就是戴罪之身,一番刑罚下来,早已看清事态,但是这六人也确实有本事,所以太子带皇上下旨,让六人协助岭南大军平乱。

从京城遣将,更加说明事态严重,再加上平安州的难民,已经扩散到大汉各处,尤其是紧邻平安州的几个州,都是难民!

京城也陆续有些难民,从他们的口中,大家才认识到这次暴乱的不同,那些暴徒,南边和岭南大军打仗,北边又和御林军加平安州府兵开战,没有粮草,也没有兵器的情况下,竟然半点颓势都看不出来,几次三番交手,反而打的御林军后退了几十里。

这些事情,太子和裴相隐了下来,皇上如今稍微能坐起,经不起这样的惊扰,还是等到平乱之后,再来报喜,说不准到那时,皇上的病也就好了。

御林军吃了败仗,自然不敢生张,所以这样的消息,竟真的无人提及,要不是难民入京,大家还不知道究竟怎么样了。

两军交锋,急需户部的军饷,可现在户部一团乱麻,饷银之事,一拖再拖,明明很急切,可是却半点调拨的意思都没有。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