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吃大户(1 / 2)

下午,赤军又行军二十里,远远看到一处田庄,里面炊烟袅袅,有人正在生火造饭。

方世珍介绍说:“此田庄名叫太平庄,庄主绰号刘大狼,为富不仁,是永新县有名的土财主。去年,永新县十三家缙绅起义抗清,檄令刘大狼缴钱缴粮。刘大狼十分吝啬,只认缴了五十石粮、一百两白银。

“这家伙平时豢养有两百多个家丁,又有太平庄以西的刘家庄建立寨垒,人称刘家堡。刘大狼在堡内整备军器,义军对他无可奈何。清军反扑时,刘大狼又认贼作父,第一个投降了清军,甘作清军的爪牙。”

既是土豪劣绅,就没必要跟他客气了。赤军初建,正好可以拿刘大狼练手,从中补充钱粮物资。

于是,沈赤心令一连长周练孺,带着方世珍骑快马前往太平庄侦察。

没多久,周练孺和方世珍回来了,说道:“大帅,弄明白了,刘大狼田亩甚多,他儿子刘小狼平时住在太平庄。

“最近永新暴乱,太平庄的佃户也趁机闹事,刘小狼跑到刘家庄投靠刘大狼去了。佃户们占了刘小狼的屋子,杀猪宰羊,正在吃大户。”

一听说有肉吃,赤军眼睛都放光了。沈赤心自入狱起,一直喝粥续命,昨晚杀了清军,才吃上了两顿白米饭。

真是缺什么来什么,沈赤心当机下令:“一连长,你带领你们连充当全军先锋,先行开入太平庄。进庄之后,注意保持军纪,告诉佃户我们是义军,是来帮助他们的,不得伤害一人。”

虽然只是一个三百多人的小队伍,沈赤心并不妄自菲薄,下达命令一板一眼,力图给将士们做好榜样。

一连长周练孺是秀才出身,文武双全,带领队伍闯进太平庄。佃户们大吃一惊,正准备要逃命,见赤军头发散发,既不是清军,又不像明军。他们舍不得眼前的肉食,犹豫着没有离开。

这年头,兵荒马乱的,真正有纪律的军队并不多。清军也好,明军也好,义军也好,军纪大多不佳。佃户们处于社会底层,常被各路军队凌虐,见到赤军之后自然不免有些恐慌。

赤军虽然刚刚成军,却极为重视组织纪律。昨夜,有人想开小差,被斩杀于阵前,给官兵以极大的震撼。沈赤心弥勒下凡,料事如神,无疑也增强了赤军的凝聚力。

周练孺对佃户们大声喊道:“父老乡亲们不要怕,我们是赤军,专门为老百姓谋取福利。我们的元帅乃弥勒下凡,为世间百姓解脱痛苦。”

白莲教之所以能在民间广为传播,是因为契合了老百姓的心理诉求。

在封建统治下,底层百姓始终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渴望幸福,渴望解脱。白莲教宣扬末世,宣称信奉弥勒者方得解脱,方得升入天界(天堂)。困苦的老百姓面对现实一筹莫展,只得以白莲教为精神寄托。

佃户们半信半疑,却已经停住了步伐,不再逃跑。

方世珍用方言说道:“老乡们,军爷的话是真的。我是永新大族方家的长子方世珍。我向大家保证,军爷的话千真万确。”

周练孺则放出了终级大招,说道:“老乡们,元帅说了,我们赤军今天停驻太平庄,明日把刘大狼的土地平分给大家,让每个人都有田可种,有饭可吃!”

封建时代,农民最大的愿望就是拥有一片田地,种自己的田,吃自己的粮。若有人分田产给他们,让他们上刀山下火海都愿意。

佃户们瞪大了眼睛,一脸的喜悦。有个胆子大的中年人,看样子像是佃户们的头领,问道:“军爷,田契都在刘大狼那里,拿不到田契,怎么分田?”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