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赵国换将是因为缺粮和廉颇不行?(1 / 2)

当东方城说到这里的时候,直播间已经是一片欢愉的气息了不少人在直播间开始调侃赵括。

“咱就是说,自古以来名将那么多,没人为赵括叫屈。到了现代一堆人替赵括叫屈。看来古之名将不如当代网友。”

“所以还是那句话,古代名将没人替赵括叫屈。现代小说家喜欢替赵括叫屈,完美结束!”

“我随便挑了个为赵括洗白的视频,评论问他,你讲的这么有道理,但是为什么两千年来没有一个人为赵括平反过?然后就被拉黑了,笑洗!”

“我不太理解,赵括没名气没实力没有个人魅力,为什么有人吃饱了撑的要去给他翻案?”

“蔺相如:赵括不行。赵父:赵括不行。赵母:赵括不行。网友:赵括行。网友认为行不等于赵括行,不等式成立,出院!”

“楼上的,难道你真的是天才?”

“………………”

不过,直播间的赵括吹并没有彻底服气,他们在直播间开始为赵括疯狂洗白,并成功在直播间与各路观众吵了起来。

“不说为赵括洗白,你贴了这么多史料,夹杂了多少私料自己心里有数!如赵王换廉颇的主要原因你咋不说,被秦军小将打的丢盔弃甲,损兵折将严重,你连小王都打不过,你还准备赢白起,梦里啥都有,赵国一个四战之地和人家关中平原加四川盆地两大粮仓比内功,笑洗了!”

“不知道为什么网友一个个觉得古代这些能留名字的武将都是废物的自信从何而来?不开上帝视角你连给这些史书里的失败者提鞋都不配,再说史书里对战争的描写关注于战斗有什么意义?不是公认史书对战争的描写很多时候失真?”

“我给赵括叫屈的唯一一点就是秦偷偷摸摸将白起换王齕,赵括对这个王齕,打的有来有回,后来输给白起也不丢人。”

“你还真以为赵括只是纸上谈兵的废二代?多研究研究吧,别被狂热的艺术家洗脑了。”

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亡国的代价就是你的史料被焚毁,你的英雄被污蔑,谎言污蔑反复说几遍,仿佛就成了事实,大众跟着人云亦云,口口相传,事实的本来面目就更加偏离甚至荒谬!”

“没办法,任何脑残粉都会把事务带偏真实方向,我是觉得以廉颇和李牧的水平,都可以守住。”

“赵括理论知识还行,但他对战争没有敬畏之心,临阵换帅本来就是大忌,他还换了一批中上层军官,撤退的时候就已经乱了损失还很大,赵括被围的很大原因是指挥不了部队反击突围。并且泫氏他都没有重兵防守。”

“确实,很多答案都是想当然,能打的过廉颇,秦国还煞费苦心用反间计?行动决定表态。”

“……………”

当然,赵括吹决定拿出他们的“圣经”了,已经有人在发弹幕问东方城了。

“主播,你这话说的就不对,战国策就说了,赵国在长平之战向齐国借粮,也就是说,赵国粮食不够,还有,廉颇其实也不行,被王齕一路破,看来实力还是不行,只知道当缩头乌龟,赵括已经尽力了。”

看了看这个弹幕,东方城瞬间就笑了,他在直播间说道:“关于长平之战,现代有些人特别喜欢给赵括翻案,说什么赵国换将是因为缺粮,还说是因为廉颇不行才换的赵括,我很想说一句,这些是有什么依据吗?”

“关于秦国有粮赵国没粮,赵国拖不起,这种说法已经成为赵括吹的圣经了,他们只看过一个《战国策》就敢脑补赵国没粮,但事实并非如此。”

紧接着,东方城又开始说了下去:“《战国策》写长平之战赵国来借粮,苏秦叫齐王援助赵国,乍一看没什么问题,但这里有一个华点。”

“苏秦在长平之战的时候已经死了二十多年了,连苏秦死了都记载成活着,这《战国策》记载赵国长平之战缺粮求齐的事情谁信?”

“还有,除了《战国策》,基本上就没有根本没记载赵国缺粮的史料,也没有记载秦国不缺粮的史料,这点是没什么问题的。”

“还有,如果说秦国拖得起赵国拖不起的话,直接拖死廉颇就行了,搞什么反间计,算计赵国出来打干啥?万一赵括是个强将呢?万一赵国进攻打赢了呢?按照那些人的说法,反间计岂不是多此一举?”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