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争锋相对30(1 / 2)

南军的几位指挥和统领,几位皇子是不敢在启泰帝的眼皮子底下招揽的,北军的几位领头人他们也招揽不懂,作为皇子,想要握住军队就只能想秦知宴一样出去获得军功,不然便是太子也不能指染半点。

而秦知宴成为了唯一一位掌控军队的皇子,就是太子都眼红到了想把秦知宴生吞活剥的地步了。

更何况,秦宇林看的很清楚。自从秦知宴有了这只军队,启泰帝对他越发重视。

启朝规定,凡皇子满十六岁就可入朝,今年朝廷上有五位皇子,宁王、太子、四皇子、六皇子、七皇子。

去岁,明明秦知宴已经入朝三年,但依然是朝堂的边缘人物,其势力呼声几乎没有,朝廷之上只有宁王和太子两方势力厮杀。

而今,秦宇林和秦明诚还没有在朝堂之上站稳脚跟,本应该和他们一样的秦知宴却在宁王和太子之间挤出了第三个位置,有越来越多的朝臣朝秦知宴抛来了橄榄枝,这如何不让后面自觉只是年龄输了一筹的两位皇子眼红?

秦宇林太想成为秦知宴了,或者说他太想取代秦知宴了。

他虽然比秦知宴年纪小,但他有秦知宴不能匹敌的优势,他是皇后亲子,是启泰帝的嫡次子。如果太子出了事,他就是唯一的嫡子。

他看着秦知宴,眼中的不满和挑衅都要溢出来了。

“皇兄说的那些本宫自然清楚,莫不是皇兄以为只有自己才动军事?京城驻军不善水面作战,本宫自然知道以己之短攻彼之长是愚蠢之事,但贼寇善水,难道常年在海边、湖面作战的朱海军也不善水吗?贼寇屡屡犯禁,消而不灭,难道他们还能多过十一万的朱海军?定是上头指挥不利,若本宫去了,定能将贼寇消灭干净。”

秦知宴被秦宇林的自信劈头盖脸的浇了一身。

他看了眼秦宇林,直接转头看向启泰帝,面色凝重的摇了摇头,道:“六弟年纪尚轻,恐不能服众,再者缺乏经验,望父皇慎重。”

秦宇林急了,他看着微蹙眉头,似乎正在权衡的启泰帝,霍得上前两步,冲启泰帝行礼道:“父皇,儿臣愿立军令状,若儿臣不能铲除那些作乱的贼寇,守卫大启海边,儿臣成年后不授亲王爵位,愿自减俸禄九成,永戍边疆!还望父皇成全!”

秦宇林跪在御案前,深深匍匐在地,眼中却没有刚才面上表露的急迫之色,只有即将成功的喜悦和笃定。

他来的时候已经着人打探过,得到了想要的答案。

秦知宴的一切待遇的转变源于他请命去西南平叛,而他之所以能够说服启泰帝让他这个毫无领兵经验的新人去领兵是因为秦知宴在启泰帝的身前立下了军令状。

不过,秦知宴不是用自己的亲王爵位去赌,而是赌了自己的封地。秦知宴对启泰帝说,若是自己不能在两年之内平定叛乱,就请启泰帝将自己的封地定在西南,西南乃是蛮夷故地,道路不通,蛇虫毒瘴遍布,封地定在这里无异于贬谪。

启泰帝深受触动,同意了秦知宴的请命,这才有了一切的改变。

秦宇林知道,学可以,但不能照抄,所以他也立了个军令状,却没有和秦知宴一样用封地做赌。

启泰帝看不见秦宇林的表情,但却能看见秦知宴的,他明显看见秦知宴在听见秦宇林说完话后,脸上一闪而逝的不满,不过他似乎顾忌着场地,很快就将那不满掩盖,但这一切都逃不掉启泰帝的眼睛。

启泰帝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他将视线移向秦宇林,双眼微眯,身体后仰,语气无波无澜,让人听不出他的情绪。

“哦?你确定要立下这个军令状?你要知道,如果你做不到你所说的便会失去你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君前无戏言。”

秦宇林心头一跳,不知为何,有一种隐约的不安忽而将他笼罩,他找不到从哪里来的不安,但他知道,话已经说出了口,再不能收回,即便启泰帝似乎给了他收回的机会。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