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阿爹是年代文男主对照组_分节阅读_第472节(2 / 2)

  王一山夫妻是不想分家的,王一海夫妻……其实王一海夫妻也不想分家。

  按理说,他们夫妻两个女儿一个儿子,他们夫妻又是偏心眼,分家攒了钱自然是给儿子。陈冬梅最起码想分家,但是王一海不想,他也有自己的想法。虽说王一海现在有工作了,但是他也盯着老娘的工作的。

  如果分家了,他妈肯定是跟着大哥一起生活,首先是因为那是长子,其次也因为大嫂田秀娟是他们远房表姐,最得他妈的喜欢。那肯定是要跟着大房,到时候这工作是不是就给大房了?

  但是如果不分家,其实他们还是可以争一争的,他儿子如果拿了工作,他也有工作,那么可真是太好了。他反正觉得,他妈不会给工作传给孙女儿。

  几个孩子,绍文绍武虽然大,但是他妈现在还生龙活虎呢,保不齐不想把工作让出来。

  所以他们机会还是很大的。

  正是因此,王一海不想分家,陈冬梅觉得,她男人真聪明。

  确实,他们现在这样其实也不吃亏,因为他家三个孩子,也都在读书,老大家是四个读书,但是他们这一房跟老三那一房也都三个,其实,都不吃亏的。

  王一海有自己的小九九,因此也不乐意分家,陈冬梅觉得这全家加起来都没有她男人更精明,这话十分有道理,因此坚定的站在男人的身边,与他一起筹谋。

  夫妻两个晚上睡不着觉,就坐在炕上计算,怎么能让他们这房多点优势呢。

  嗯,不愧是田巧花的儿子。

  王一山和王一海都不可以分家,那么王一林就很无所谓了。反正他一个人也左右不了结果。再加上,王一林虽然跟王一海是双胞胎,但是他跟王一海性格一点也不一样。

  这人是给他好吃好喝,他就乐呵,现在的生活,除了没有儿子,其他都很满意,倒是也不乐意改变。至于柳来弟,柳来弟是打死也不分家的。

  是的,柳来弟不想分家。

  她一心想生个儿子,但是怎么盼着也没有,这六丫都大了。她也依旧没有再怀上,柳来弟人生中最愁的事儿就是这个了。因为没有儿子,她根本不敢分家。

  她生怕因为没儿子分家的时候被区别对待,又怕分了家因为没儿子被外面的人欺负,总之,她想的可多可多了,就是不想分家。不分家,老太太惯常要做脸面一视同仁,外面也不会有人挑事儿,他家人多呢。

  所以,柳来弟不想分家。

  大家都不想分家,日子自然就好好地过。

  一般人家家里人多之后,小一辈儿都有分家的想法,特别是做儿媳妇儿的,哪有不想分家的。隔壁顾家为了能够分家,整天都打成狗脑子了。

  但是王家还真是不太想。

  当然不是他们妯娌多和睦,而是不分家附和大家的利益。

  因为他们家都不闹着分家,也是坚定不分家拥护者,村里不少老人是很羡慕田巧花的,这能不羡慕吗?她的孩子,算是最懂事儿了。王家几个兄弟都过的挺好的,王一红自然也不赖。

  王一红家里两个儿子也都在读高中,这事儿王一红都想过了,等儿子高中毕业,就把自己的工作让给儿子,然后看看能不能再买一个工作,给两个儿子都安排上。如果实在不行,就让她男人把工作让出来。

  总之她的两个儿子都一定要有工作的。

  她可不想孩子下乡。

  是的,下乡。

  作为公社的城镇户口,如果孩子没有工作,那是要下乡的,可不是说下乡就是来他们这边村里就可以,而是要天南海北的分,王一红可舍不得。

  他们村子条件都挺好了,但是那些知青小伙子大姑娘过的也不是很容易。所以王一红很坚定。

  不过王一红倒是不太担心儿子会下乡,因为她小弟暗示过她,让两个孩子好好读书,这样会有出路的。所以王一红想,如果真是没辙了,小弟应该会帮忙介绍工作的。

  你看,让他们好好读书的意思不就是意思会有招工考试?

  虽说她也没听说玩具厂招工,但是估计是内部的?

  那肯定是这个意思。

  她小弟肯定是有门路,但是就算有门路,儿子也不能考的太差,不然也是给弟妹丢人。现在工作可难找,她能想到的,就是王一城会给人安排到弟妹洪月新他们玩具厂了。

  王一红觉得自己领会了弟弟的意思,因此十分督促孩子读书。

  王一城哪里知道他姐这么能联想,他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他算准了这两个小子是能赶上高考的,王一城已经知道高考的时间了。是的,这么多年他如果还从陈文丽他们哪儿摸索不到这个秘密,那么他也真是白长岁数了。

  他已经知道时间了,七七年会恢复高考,冬天考试。

  而王一红家里的两个小子,正是七八年高中毕业,这都不用停顿,直接就是正常的应届毕业生。所以王一城才不断地提醒他姐姐。这有时候啊,消息就是最最重要的。

  像是当初还是汽修二厂的时候,那个时候他们就是提前知道了会招工,提前多复习,所以他哥哥几个这种底子都考上了,现在也是一样。几个孩子用心读书,总是比其他人更多了很多的优势。

  因为,现在的人都不在意读书的事儿。

  因为不能考大学,基本上高中都不会很刻苦,反正都是有毕业证的。刻苦的是很少数,正是因为刻苦的少,所以他们认真读书,就比别人多了机会。

  这么些年过去,王家几个孩子日子过得都不赖。

  不过其他人就未必了。

  就像是隔壁老顾家,就是三天两头的吵吵闹闹,当年顾老头因为丢了人,丢了大面子,倒是不怎么能压得住家里的儿子儿媳了。吴阿婆又刻薄的很,一直不得儿媳妇儿的尊敬。年轻的时候,年轻的要仗着老人过日子,帮衬着,自然是伏低做小。但是这老人岁数大了,作为劳动力也不行了。那儿媳妇儿自然是开始翻身做主了。

  顾老头怕丢人,因此掐着不肯分家,现在是每天闹哄哄的。

  他们家本来就闹哄,何大妈有时候还跟着搅合,何大妈跟顾老头儿有乱七八糟的事儿,现在已经不背人了。他们都已经被人抓住,反正他们怎么狡辩都没人相信,那么倒是不在意那么多了。

  也是亏得现在小地方,特别是村里都讲究人情世故,没人去告他们,不然他们保准要完蛋。

  当然了,也是因为他们实在岁数有点大了,不好处理。

  不过他们大概也是看出来了,别人就算是议论又不能怎么着,所以倒是渐渐地明目张胆起来,虽说顾老头跟吴阿婆没有离婚,但是可是三天两头的摸到何大妈家的。

  这么些年过去了,大家现在一点也不怀疑当初陈文丽的爆料了。因为,这么多年,何大妈的儿子米刚真就不回来。也不能说完全不回来,其实每年年底,米刚还是会回来一次的,他不会回家,反而是直接去大队部,每年都给何大妈留下二十块钱,算是养老钱了。但是人却仍是不跟何大妈来往。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