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2 / 2)

果然是他,敏锐得很。

“我听说,盛老爷子前段时间生病,还挺严重的,医方应该签了保密协议,所以没透出来一点儿风声。不过,你家跟盛家关系那么近……”

他们说话,都不用挑明,稍稍漏点信息就明白了。

盛国清向来随和,不在意这些,但这次,盛家能明确要求医方隐瞒患病信息,就说明这病轻不了。

“嗨,我也是狗拿耗子多管闲事儿了,想着有你惦记的人,就随便来提一嘴,也说不定,万一你俩缘分还没断。”

“这事儿顺其自然吧,林子,谢了。这周末有时间吗,一起吃饭。”

“要不怎么是兄弟呢,心有灵犀。我这儿前天刚收了一瓶好酒,就等你哪天有空出来了,家定跟小北都等不及了。”

“那就周末,京兆饭店?”

“行。那要不要叫上……”

“叫上吧。劳你费心。”

又客套了两句,江鸣野挂了电话,让陈南川直接把机票改成了明天。

江城这个地方他已经有小半年没来过了。

但好在这里的夏季长盛,数月前是什么温度,现在还是什么温度。

他没联系宋知荆,下了飞机直接去了她单位。但没见到人,只见到了赵心盈。

“江总,好久不见。”

上次回来之后,赵心盈蛮以为要见不到宋知荊了,结果没想到她还是回了江城,不光回来了,还那么淡定。她还猜测是不是她跟江老板闹掰了,今日一见,这俩人的缘分还深着呢。

“赵小姐。”他微微颔首,以示礼貌,“宋知荊呢?”

“知荊……知荊……”她左右四顾,心虚得很,“她去商演了……”

“地址发给南川。”

他不会将自己的联系方式留给赵心盈,南川收到后就明白是怎么回事儿,马不停蹄地转发给了他。

他赶到现场的时候,宋知荆的狼狈样跟上次差不多。

很偏僻的地方,为了吸引人,依旧是些老套路。

这次的衣服虽然不是银色亮片,但也好不到哪里去。非要真找出点不一样的话,那就是她开始慢慢接受这样的工作内容了。

上次为了照顾她的自尊心,江鸣野的车停的远远的,连车窗都没下。这次他直接开到了最近的地方,冷眼看着台上的人。

她不算投入,但烈日伤眼,逆着光,没看清车里人的脸,只觉得那辆车看上去有点贵。

“江总,这里不让停车,咱们是走还是?”

“抱歉刘师傅,可能要稍等一会儿。”

他烦躁地拨弄着手指。因为开了车窗,冷热风在窗口处交换,让人一阵冷一阵热的,很不舒服。

她意识到车上是江鸣野的时候,已经结束演出,换好了衣服。

看见他,她扭头就走。

江鸣野脸色难看得很,推开车门就追了上去。他步子大,也就跨几步的事儿。

四目相对的时候,他没注意到,宋知荆肩上的琴盒已经不是他熟悉的那一个了。

“吃顿饭吧,我不逼你。”

他挡在身前,没有动手的意思。

一年了,她的身体没有一点好转。虽然画着浓妆能遮一遮气色,但憔悴是怎么都遮不住的。

他说罢就往车上走。宋知荆犹豫了一会儿,转身也上了车。

老刘不懂规矩,下车就去接宋知荆肩上的盒子。

“这是乐器吧,我帮您放到后备箱里。”

“嗯,多谢您。”

这次,宋知荆没有拒绝。江鸣野微微皱了皱眉,但也没拦着老刘,等她上了车才问了一嘴。

“换琴了?”

他来的时候没看短信。如果看到了,就不会这么问了。

她这次没在社交软件上给他转账,而是偷偷问了陈助他的卡号,将20万转到了他的账户,一次性结清了。

她把她那把琴卖了。

那把琴在圈内,其实也不算值钱。只不过制作她这把琴的制琴师,这两年名声大噪,琴价也跟着水涨船高。而且她这把还是这位制琴师早年的作品之一,身价更贵。一是因为用的木头都是这两年用不上的好料;二是因为老琴的收藏价值更高。

她本来没想好要不要卖,但不知道谁走漏了消息,有人慕名而来收她的琴,她也就不犹豫了。没敢要价太高,她只开了30万的价格,好在买家也是懂琴的良心人,最后加了5万,以35万的价格买走了。

“嗯,换了。”她不能说不心疼。那把琴既是她所有身家,还是陪伴她熬过多年困苦的伙伴。

35万看上去不少,其实也就在她这儿过了一手。20万用来还江鸣野了,剩下的15万留了10万给她妈妈,自己只用了最后的5万块,买了把流水线里生产出来的琴。

在他们这行人眼里,20万才是入行的门槛,20万以下的琴都一样,一样的差劲。所以没必要15万全用来买琴。只不过自己毕竟是干这行的专业选手,琴太差了也说不过去。

“换了还是卖了?”

“卖了。”

“你……”

江鸣野就知道,她这个人,瞎讲骨气。一口气倏忽间堵住了胸口,只让人觉得无力争吵。

跟她吃的这顿饭,江鸣野只动了两筷子。

一筷子给她夹了肉,另一筷子又给她扒拉了小半碗米饭。

宋知荆也只埋头吃饭。

不是她太饿,她只是很怕自己停下来,好像只有不停地吃吃吃,把嘴巴塞满了,才能躲过江鸣野的责问。

一顿饭下来,她吃了不少,但都不记得是什么味道。

江鸣野吃完饭就走了,按照惯例,留下了一块设计简单的金首饰。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