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节 2024.3.27 简单和照见28(1 / 2)

最近一边在跟着杨博士的去年七八月份的共修练习,一边找出去年年底买的BJ的一位大师的线上课程,关于空性的,同时在听,同时在感受。

也许以后会为此写点什么,但是目前还不知道,先练习着再说。

上一篇,我把自己想要做的事情重新归纳如下:

放松而专注,活在当下;

任由其来去,接纳一切。

(在当下,放松、专注

任来去,宁静,接纳)

想说说今天的感受。今天在给自己做晚餐时,我照例拿着我的耳机,一边听着英语练习,一边准备着青椒,我先洗,然后再放在砧板上切成丝。我突然好像体会到了什么是在当下,什么是“这里!现在!”(后者是杨博士的书中常说的词儿。)我把青椒横着摆放好,然后右手拿着刀,一刀一刀地切着,切出来的丝很整齐,我突然觉得所谓的“活在当下”,“活在这个瞬间”就是做当前的这一件事情,不疾不徐,不紧不慢,用心地仔细地去做,不为别的,不为过去,也不为将来。切菜的话,就是单纯的切菜,没有要为了做顿饭,或者别的什么。耳机里的英语练习的声音早就停下来了,但是我也不愿意再开,因为我愿意在这个当下,单纯地去做。

想起之前看过一行禅师的很多书,他的书中常常提到“活在当下”,他说到洗碗也是一种修行,他还说到洗碗不为别的什么,洗碗就是为了洗碗,就是那么简单,没有那么复杂。

突然我也把杨博士的练习中把结果摆到前面来关联起来,练习中,我们说人类的共同的最高的特质,是修行人最终修得的结果,就是说修行的人真正了悟了,那么他们常常能活出那些最高的特质来,而对于我们还是无明,还没有明心见性的众多的人来说,我们就把结果摆到前面来,我们就有意地、刻意地活出这些特质来,然后慢慢地我们的意识就会转变。

而这里,我们常常说“活在当下”,那么修行人了悟的结果就是他们常常能够活在当下。而我们还没有了悟,于是我们也把“活在当下”放在前面,作为我们修行的手段。

但是,摆到前面来做起来并不容易,譬如大方这个特质,我本来就抓着小我不放,让我去大方地给出去对于我来说很难;同样,本来我就心猿意马、心不在焉,但是让我活在当下,我就是很难做到,我就要一边做饭,一边学习。

然而,就像杨博士讲的,我们修行的第一步,是让我们窥见那个整体。我觉得今天我下午在切菜时,就是窥见了“活在当下”的那个感觉。其实,如果心里宁静,“活在当下”是比较容易做到的,而且不慌不忙,很舒服,很顺畅;但如果脑子里想七想八的,哪里能做到“活在当下”呢?所以这是不是一个循环,一个让人们陷入的循环呢?就像以前我学计算机时讲到的“互锁”,一个东西锁住另一个东西的一部分,另一个东西的另一部分又绕过来锁住了这一个东西的这一部分,于是无法透过一个锁打开。在“活在当下”的命题上就变成这样子:我本来没有修行到此处,我想要做到“活在当下”,可因为我修行不到,所以我就是做不到,而我做不到“活在当下”,我也不可能修行到此处。就这样循环往复,永远锁死在里面了。

我不知道,不知道破局的点在哪里?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