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节 2023年11月18日 感觉必须要练习!(1 / 1)

最近读彼得·莱文和玛吉·克莱恩所著的《让孩子远离伤害》,讲到了人的身体和大脑的关系。很有意思,我在台湾老师的工作坊里听到了人类的三个大脑需要协同工作,所以被称为“三张卡片”的练习就是要区分人的身体感觉,情绪和念头。在这本书里也有详细的解释,我拣一些重点的说说,可以与之前的内容呼应。

原始的爬行类的大脑,主管动物性的反应的,它的言语是感觉语言。

中间的大脑,在原始大脑后发展出来的,它的言语是情绪语言。

最外层的,就是人类最新发展出来的大脑,它的言语是话语。

我们一直说要觉知,觉知自己的身体反应(就是觉知身体感觉,是用以觉知原始大脑),觉知自己的情绪(正是觉知中间发展出来的大脑),觉知自己的念头(恰是觉知最新发展出来的用以思考的大脑),所以正好是觉知到三个大脑各自的部分。今后,我就称他们分别为“感觉大脑”,“情绪大脑”和“思考大脑”。因为我觉得总是说低级大脑,好像他比较低级似的,其实说的是他发展得最早。

书里还说,恰恰是“感觉大脑”专职的感觉语言是我们常常不熟悉的(因为我们已经习惯于依赖话语,依赖思考,依赖情绪,很少用感觉),但却是极其重要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行进在从情绪振荡和压力回复的大道上,就必须熟悉感觉语言。而我们的一生要遇到多少的事情,多少的情绪反应和多少的压力啊!

坏消息是我们不熟悉,必然就有好消息,好消息是只要我们投入时间和精力,甚至不需要多少时间,只要有一段安静专注的时间,每个人都能轻松掌握这项特殊的身体感觉语言。

为了了解自己的感觉世界,我们只需片刻不受打扰的悠闲时光,好好留意自己身体的感觉。感觉有许多种压力,皮肤感受到的温度变化(冷与热,及其中的各种不同程度),胃部不适,肌肉紧张或松弛,收缩或膨大,颤抖,刺激等等都是感觉。感觉语言发挥作用的重点与我们习惯的非常不一样,因为感觉语言发出的信号第一眼看起来极细微、极微妙、极陌生。

而书中也提到,“请记住,低位大脑不具备话语,你不可能只通过阅读就能掌握这项语言。感觉必须要练习!”

还有一句话,也给我了一些触动:“我们越懂得动物的本能,就越会更人性化。”

所以,一切从先熟悉自己的身体感觉开始……

我跟着书上的练习做了一遍,无非就是设定了一个场景,在场景故事中去感受身体。我想,平时我们只要在遇到事情时,尤其自己不经意间碰到一个事情,自己就会有反应,有情绪,这个时候就要去观照自己的身体,慢慢地,就会知道自己生气时哪里会有感觉,是什么样的感觉;担心时又是身体的哪个部位有感觉,是怎样的感觉等等。

其实,我这段时间就常常在做这样的练习,去感受自己,我发现我生气时,是肌肉紧张,四肢紧张,呼吸变快,心口有压力;我担心时,是腹部紧张,心口有时是空落落的感受……我发现我的腹部的感觉会很多,很明显,不知道和我的脾胃不太好有没有关系,或许就是一个互相影响的过程。以上的发现是一个开始,当然还不是很敏锐,我还要继续持续地练习。

书上还说,要建立起自己的感受词汇表,我觉得这点对于我也很重要,因为我记得曾经朋友问我你什么感受,我完全说不出来自己有什么感受,我在感受这里的词语也是非常匮乏的,所以我决定,从今天起,开始记录一下我的感受,凡是身体上的感受,我能感受到的,就用文字记录下来,在记录的时候,必然是需要找到一些词汇来描述它,那么慢慢地,我就能够更加敏锐我的感觉了。

最后一点想说的是,还是“觉知”,就是说只是“看到”,不评判,带着好奇去看到自己的身体感受,去探索自己的感受,仅仅是看到而已。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