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节 2023年12月19日 尊重自己的真实存在(中)(1 / 2)

先说两句,上次谈到了平等心,有一个例子就是当我们加入某一个团队中,我是否能够尊重我现在的状态,不去因为团队需要的状态而做假,也不为彰显自己,或者急于归属于这个团队。上次也说到,其实这是因为比较心而起,自己比他人强而产生的骄傲心,或是自己比他人弱而产生的羞耻心。

而更进一步地说,没有比较心就是我看待他人和自己都是一样,没有你我之差,都是一样地被对待,所以就是“平等心”;再加上尊重自己的状态,就是强调了“真实性”,我真实地处在哪个状态,我接纳自己所在的那个状态。

*******

……感受似乎就成了这个团体的核心逻辑……

平等心……

如果你想学习心理学,或者你想了解人性或了解你自己,我认为这是至关重要的一点,是一切的基石。

所以,我对我的学习小组的成员说,我们的团体很重要,但比我们团体更重要或至少同等重要的是你们每个人自己。我希望,你们不是被团体的凝聚力给吸进来,而是你们稳稳地站在大地上,细致地感受你们的感受,逐渐靠拢团队。并且,有些时候,你们想暂时远离团体,那么也要尊重自己这个动力,这个动力和你们想亲近团体的动力,是同样值得尊重的。

---摘自武志红老师的《身体知道答案》

*******

我很佩服这样的想法,通常我们说志同道合的人组成一个团队,我们希望我们建立的团队可以吸引更多的像我们一样想法的人,而且越多越好。而武老师明确提出,我不希望你们仅仅是被凝聚力吸引过来的,而是你们知道你们是谁,你们是自己愿意做的,或者被吸引的地方正好和团队不谋而合,而逐渐靠拢团队的。并且,更加重要的在后头:如果暂时想要远离,也要尊重这个动力,和你们想亲近一样值得尊重。

我想到的是中国历史上多次农民起义或者其他的革命团队,通常开始有很多很多人,后来很多人逐渐离开。所以一个团队到底需要怎样去建设?小到家庭,大到一个政党,或者一个国家,或者是一个更加大的组织,都有这个问题。

我开始想的就是我们有一帮子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把我们心中的理想付诸实施,然后用自己的初心吸引另一些志同道合的人进来,然后我们的队伍越来越壮大。当然会有一些人离开,那就是因为志不同,而也会有一些人加入,最后加入进来的都是志同道合的人。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