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心意(1 / 2)

  格局一词最早见于宋朝蔡绦的《铁围山丛谈》:“而后操术者人人争谈格局之高,推富贵之由。”专用于命理。

  这里再补充一个有意思的:先秦时代,‘人民’是复合词,‘人’和‘民’是单独使用的,因为‘人’和‘民’是不同的概念。

  摘自《说文解字》:“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民,众萌也。”

  ‘中/国’一词,在古时指:中心、京城、中央之国、中原。

  如《诗经·大雅·民劳》云:“惠此中/国,以绥四方。”

  毛诗传就训释为:“中/国,京师也。”

  ‘中/国人民’则最早出现在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说:山西、山东、塞北所出的特产,“皆中/国人民所喜爱”。

  与现代意义虽然并不同,但因为他第一次将二者连在一起,构成偏正词组,所以说是司马迁最早创造了‘中/国人民’这一词语。 )

  第13章 心意

  晚时,大抵是相夫人不愿再见陈清和与贺韫同桌吃饭,就算没什么,也是堵心;便派了人手给她院中添做小厨房,道是相府很敬重夫子,没那么些个规矩;天天往前厅去,只怕是夫子也吃不自在。

  陈清和自然是没意见,先嘱托小厨房去煮了碗南瓜粥,又写了张字条压于碗底,准备让人一并给贺行云送去。

  因着身上的伤,如今他也免了去前厅一同用饭。其实他那院儿里也是有小厨房的,然,不在于吃食,而是‘记挂’的心意。

  陈清和知道贺行云喜欢吃肉而不爱喝粥,却偏反其道而行之,没有去投其所好。

  一来是这么快投其所好容易做的太假,二来,能将对方不大爱吃的东西哄着咽下,对方的感受与记忆也会更加深刻。

  ‘改变’与‘妥协’都是付出的成本,感情二字真心难求,可沉没进去的成本却会帮助营造一个非对方不可的假象。

  所以有时彼此拉扯不是心动或不舍,而是投入了过多,食之无味又弃之可惜,正是如此。

  “送去吧,麻烦你们了。”她笑着,对伺候的人都十分客气。

  小丫鬟红着脸告退。

  待走得远些了,不由得兴奋得与同伴讨论起来:“新来的陈夫子真是个温和的人啊!”

  同伴点头应着,赞同道:“是啊,以前那些夫子脾气又臭又硬,一步登天做了姨娘的又趾高气昂,我瞧,都没陈夫子人好!”

  “对啦,你一说起这个,我可听说老爷对陈夫子有意,不定以后陈夫子也能成姨娘呢。”

  “我也听说了,我觉得啊,陈夫子人长得美性子又好,定能宠而不衰;我们这些做下人的,跟着陈夫子总比去别处伺候强。”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