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伏龙山(1 / 2)

伏龙山。

山路曲折,宛若龙背绵延匍匐千里,自古形盛,乃兵家必争之地,飞禽走兽,宛如鱼贯湖海繁衍万年,自古物盛。

这八百里山路养活了常山县一代又一代的人,而这一代一代人中又有多少父子连孙葬送在了这八百里山路,滋养这里的一草一木。

伏龙山不是小黄山,这座大山养的出虎,也养的出龙,身为不在煌乾掌控中的几座灵山之一,这里不知已有多少吊睛自号“山君”,不知已有多少草蟒修炼成蛟。

灵山自古以来便无主,那握着小黄山命脉的柴市东家,给他一百个胆子也不敢将伏龙山收入囊中。

在钟爷射死少东家的养虎后,断了拉弓的两根手指,丢了猎虎庄庄主的位置,自然也归还了准猎证。

没了柴市派发的准猎证,就不能再在小黄山里打猎。

所以今天钟爷才只能带关宁来了这危机四伏的伏龙山。

一路上山,路上遇到了不少猎户,在看到钟孟平后都会笑呵呵的喊上一声“钟爷”,钟孟平在常山县猎户群体里的名号在二十多年前双拳锤虎开始,便就如佛门信徒见菩萨。

“这是小六子吧,都长这么大了。”

“长得也俊,再过几年来找叔,叔给你说门亲事。”

…..

关宁一一笑着回应。

身为钟爷收养的第六个孩子,在旁人的嘴里,小六子就是他的名字。

其他的五个师兄阿哥也都是这么被从小喊到大的,不过现在的五个阿哥在常山县都已经晋升为“爷”字辈了。

待到自己也能在这常山县混出个小六爷的名号,也算是在这混乱的小县城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了。

打猎的地方选在了伏龙山的外围,食草动物居多,食肉动物中以野狼最多,虽说也会有虎豹出没,但也都是少数。

伏龙山中,越靠近山顶,灵机最多,野兽虽天生不如灵长,但只要感受过一次灵机入体的滋味,就会不停的去寻觅这种感觉。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想要脱离野兽骨,生出横骨,乃至想要化为人形的野兽,都会不顾生死的朝山顶进发。

在成妖化形的诱惑下,虎豹熊蟒等猛兽大都呆在山顶周围,所以这伏龙山的外围还是相对安全的。

“臭小子,别发呆了,认真看。”

钟爷以右手仅存的三根手指握住弓身,后背如山岳般挺立,从背后的箭篓中拿出一根箭来,搭在弓上,随后左手中间三指成并拢状,将那根箭夹在食指与中指之间,用臂力缓缓拉弓。

也就在钟孟平拉弓的时候,旁的两个猎人都是目不转睛的看着他,这些人都想看一看这曾经的猎虎庄庄主的左手弓,威力如何。

嗖!

木箭划破长空,一声野兔嘶鸣之后,箭身并没有穿透野兔的身躯,只是刺破了其右侧皮肤,定在了其骨架上。

若是左手持弓,一定是一箭双洞的结局,只可惜,断了两根手指后,右手拉弓就没了气力。

钟孟平也就只能开始练左手拉弓,可终是比右手差的多,二十岁的时候他就能以右手开三石弓,若是巅峰还在,开五石弓也不是个问题。

走上前去,拔出插在身上的弓箭,将野兔提了起来,唾骂了一句:“他娘的骨头还挺硬。”

关宁明显在那双眸子里看到了失落的神情,这个向来以“右手千斤弓”的神力而自豪的中年男子,如今却断了那最重要的两根手指。

从天堂到地狱的感觉,也就他自己清楚了。

那两个猎人看着并未穿身而过的弓箭,面面相觑,随后摇了摇头,钟爷虽不愧是钟爷,左手弓都能开一石了,可终是比右手的千斤弓弱的多。

“愣着做什么?拉弓啊!”

钟孟平朝关宁高喊了一声:“今天要是再拉不动弓,射不死一只野兔,就别回家了,滚出去要饭去!”

关宁“哦”了一声,学着钟爷的样子,缓缓拉起了手里弓。

“慢慢用力,拉不了满弓拉半弓也行,一样能射死皮薄的野鸡。”

钟孟平叮嘱了一句。

关宁点了点头,搭箭拉弓,补足先天气血,晋升第一境之后,自己的力气也能勉强到达千斤了。

“平安”的弓弦用牛筋所做,拉满弓也就个两石的水准。

只需轻轻动手,便能够拉满弓。

转着眼珠子看去,那两个猎人毫不避讳的盯着他,眼神中更多的是奇怪。

常山县的人都知道,钟爷第六子是个先天气血缺失,手无缚鸡之力的废柴,他拉的了弓?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