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有乾坤(1 / 2)

位于雁门关西北的马邑郡,是一个连接塞外与中原的地方。其三面环山,地势险要。昔日秦朝的蒙恬将军在雁门关外北逐匈奴,围城养马,造就了马邑之名。汉代的马邑之谋揭开了西汉民族北伐匈奴的大幕,大将军卫青、霍去病也曾踏足于此地抗击匈奴。特殊的地理位置使马邑成了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自从始毕可汗兵围雁门之后,突厥人经常侵扰马邑地区,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百姓叫苦不迭,马邑太守王仁恭也是焦头烂额。经常是刚经历一场恶战把突厥人赶跑了,还没等缓过气来突厥人又来了,就好像阴魂不散。最重要的还是兵力不够,震慑不住突厥人。王仁恭紧皱眉头,盯着墙上的城防地图看了许久。

“大人,这是最近的兵士伤亡情况,请您过目。”校慰刘武周将一叠文书交给王仁恭。

王仁恭接过来打开一看,脸色更加沉重,“知道伤亡不小,没想到这么严重。”

“是啊,大人,现在不包括养伤的就剩几千人了。我们还能打得过突厥人吗?”不知道王仁恭怎么想,但刘武周几乎失去对抗突厥的信心。

一听这话王仁恭瞬间就发怒了,冲刘武周吼道:“打得过要打,打不过也要打。你是在动摇军心你知道么。打不过怎么办?把马邑拱手送给突厥人吗...”

没想到只是随口一句话竟惹怒了一向和颜悦色的太守大人,刘武周先是一愣,然后赶紧赔罪,“大人莫生气,都怪属下口不择言,属下知错了,属下这就去校场练兵...”

说到校场练兵,王仁恭想起了前几日李渊在信中说让他先抓紧训练士兵,过几日李渊就到了。这算着时日李渊也该来了,要是能带些兵就好了...

李渊来了,但他并没有带多少兵。当然,王仁恭也能预料到,毕竟流寇四起、遍地起义,哪还有富余的兵力呢。

“唐公一路辛苦,不如今日先稍事休息,明日再商议具体事宜吧?”简单的寒暄之后王仁恭说道。

“不必了”李渊手一挥,“我想先去军营看看,劳烦大人带路。”

军营驻扎在一座山坡下,初春时节,边塞的风夹杂着黄沙漫天飞舞,依然凌冽刺骨。只见偌大的军营到处是伤员,军医忙得团团转。校场内训练的士兵也无精打采,士气低迷...这样的场景似乎也在李渊的预料之中,他并没有在军营停留多久,只带了一队人马出了军营。

军营外环绕着山坡有一条崎岖的小路,沿着小路下去翻过山不远处就到了突厥的地界。以前常有突厥人在此围猎,近来,突厥人更加频繁地出现在此地。李渊带着人马打算察看突厥人的动向,于是便隐蔽在半山腰上一处小峡谷中,可清晰地看见山下突厥人的一举一动。

李渊近几年从事的都是武职,突厥士兵也接触到一些,但与突厥人真正意义上的作战是从来没有过的。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李渊正是想进一步了解突厥人,便在此侦察数日。突厥人远比李渊想象的更加勇猛、更加凶残。被突厥人盯住的猎物几乎没有逃生的可能。为争抢猎物,他们从来不会讲道义,对待同伴也会像对待敌人一样拼命厮杀,令人不寒而栗...

这样的突厥人该如何战胜呢?李渊想来想去还是认为想要战胜强者就要比强者更强,至少要让突厥人看到我们很厉害...于是李渊带着王仁恭精心挑选的两千骑兵在与突厥的交界处安营扎寨,每日狩猎、练兵,拼杀搏斗与突厥人无异,吃住亦按照突厥人的习俗...

这样的隋朝骑兵倒是让突厥人刮目相看,百姓唯恐避之不及,士兵亦不敢像以前一样随意挑衅滋事。但是,如果这样就能吓住突厥人,那岂不是太简单了。看到隋朝人这样训练骑兵,突厥的将军满脑子就两个字“挑战”。于是,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里,将军带着骑兵绕开李渊的军营,准备从侧面袭击包抄军营。突厥人并不把隋朝的军队放在眼里,他们有恃无恐,一路前行。

当突厥骑兵走到一处山间密林,将军好像预感到了什么,正准备下令让队伍放慢脚步,话还没说完,“嗖”的一声一支箭从远处飞来插入一名士兵的胸前,士兵从马上跌落,马也焦躁起来,不停地原地打转。紧接着,又飞来几支箭,将军怀疑有伏兵,还没来得及做任何决定,更多的箭从两侧飞过来,士兵的惨叫声不断传来,马群也沸腾了。“快撤!”将军一声令下,队伍随即后撤,可还没走几步,就遇到了李渊带着的骑兵队伍...

在马邑郡丞李靖率领的弓箭手和李渊率领的骑兵的双重攻击下,经过一番激战,突厥人溃败而逃。王仁恭总算松了一口气,至少经常挑衅马邑的那股突厥兵实力受到了重创,短期内不会再侵扰马邑,边境局势得到了暂时的稳定。彼时的大隋外有突厥人虎视眈眈,内有各地叛乱烽烟四起。李渊丝毫不敢懈怠,婉拒了王仁恭准备的庆功宴,快马加鞭地赶回了河东。

到河东以后,虽然打了几场胜仗,但李渊深知悬在头顶的那把利剑始终没有撤掉,即使接到升任太原留守的敕书,他依然再三叮嘱家人凡事务必小心谨慎,不可太过招摇,给人留下把柄。李渊长子李建成觉得父亲是不是过于小心了,便说道:“太原留守乃山西最高军职,陛下让父亲主一方军务足见对父亲的信任,父亲的处境当不会那么艰难了吧?”

“帝王之道,从来都是恩威并施。既然起了疑心,如何还会有纯粹的信任呢?”说完这话,李渊好像自己也陷入了惆怅之中:今后,无论如何是得不到陛下的信任了,只怕永远要活在陛下的猜忌之中了...他想起那日副将夏侯端对自己说的话:大人德才兼备,一心想着为朝廷效力,但以朝廷的实力,如今还能镇得住谁?您看到处都爆发起义,流寇四起,只怕有一天起义的势头盖过了朝廷,大人又该如何自处呢?这话虽然大逆不道,但却是实话,大人应当早做打算。

夏侯端说这话时,李渊只是担忧自己的处境,只想着能打消陛下的疑心,并没有想那么多。现在又是另一番局势了,真的不能完全指望朝廷了。忽然间,李渊的脑海里闪过了一个念头,仅仅一瞬间,连他自己都害怕了。李渊心里想着:不行,这种想法若被人知道了,全家上下都要跟着遭殃了。眼下明面上还是要做好朝廷的事情...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