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煮盐50(1 / 2)

苏子宁等巴城办事处的人商议,确定了煮盐和动用储备两手并用,来平抑当前巴城市场上因为腌鱼带来的缺盐慌。

不过煮盐是怎么个煮法?

关于煮盐的理论原理,巴城的穿越众都晓得:无非是蒸发结晶嘛?但都没实际干过海水煮盐这种事。

办事处里的李乐议长和几个穿越众倒是对17世纪的煮盐法的兴趣比较大。

几个人跟着苏鸣岗等当地人一起去刚成立的巴城盐业公司的煮盐作坊。

巴城当地现在有三千多人,散货轮上的储备盐也只是刚够全部腌鱼用。

开办煮盐厂是刻不容缓,一行人也不搞什么形式主义。

开完会李乐等人就马不停蹄地的随着苏鸣岗等人一起到了他们原先的煮盐作坊。

李乐等人参观了下当地人的煮盐作坊。

苏鸣岗的制盐作坊很小,里面也只有十多个工人在忙活。

作坊为了取海水方便,建立在离海滩边不远的地方。

整体由几个草棚和木屋组成,占地面积也不大。里面还有几个土灶,每个土灶上面搁着一口大铁锅。

作坊里面的工人正各司其职,有负责运输的工人赶着驴车去海边用大木桶取海水。

取来的天然海水中有很多不溶物杂质,泥土沙子什么的都有不少。

带有现代人智商优越感的李乐,饶有兴趣的看着工人接下来会怎么做?

古人也不是傻子,他们也知道刚从海里取来的海水是不能直接拿来煮盐的,要不然最后制取的盐会有不少泥沙,而且把铁锅也弄脏了。

只见另一个负责过滤海水工人,拿出几个小木桶来放在大木桶下面,并且在每个小木桶上覆盖着一层能够透水的布料用作过滤。

原来这些装海水大木桶都是特制的。在大木桶靠近桶底上面约十厘米多的地方,还有很多被临时从外部堵住的洞口。

只要将那些大木桶的洞口堵塞物拿开,就能让大木桶中的海水因为重力的缘故自动的流到小木桶内。

这样的设计方式实现了对泥沙的两次过滤。

第一次是物理沉淀过滤。因为大木桶的底部会沉淀大颗粒的海水泥沙。在大桶底处开洞而不是直接倒入小桶,就避免了桶底的泥沙直接流到小木桶中。

第二次就是用小木桶上的布料过滤海水中还剩下的那些细小的泥沙。

虽然他们布料过滤的效果不一定理想,但有没有这种思想和意识还是能体现出思维水平上的差距。

李乐等人看着过滤的工人操作方式情不自禁的点点头,没想到他们还是看低了古人的智慧了。

经过过滤的海水才会被送到铁锅中蒸煮。

蒸煮一段时间后,这时候海水的颜色由最初的蓝色开始慢慢起变化。

初始阶段海水会呈蓝色。在这个阶段,海水的温度较低,盐分的浓度较低,海水主要呈现蓝色。

在大铁锅中加热阶段,海水颜色逐渐变深。随着加热,海水的温度升高,水分开始蒸发。盐分的浓度逐渐升高,海水会呈现出蓝绿色、黄绿色。

不一会,负责煮海水的工人看到大铁锅中有沉淀析出。

他们立马停止加柴,然后和另一个人将铁锅从土灶上端起来,趁热再过滤一次。

然后将土灶中的草木灰取出来一些加到卤水中搅拌,最后再度过滤一次。

最后将过滤后的卤水淋入本来就带有盐的木盆中,木盆中的盐晶体慢慢的变多。

煮盐作坊的工人们像如此这般反复操作就得到了很多的食用盐。

一道同来的穿越众们观察前面的工人的取水、过滤都很懂,可是后面的一系列复杂的卤水处理工艺让他们有些看不懂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