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说说几首唐诗宋词中的“愁”38(1 / 2)

古代文人骚客的“愁”

最近热映的影片《长安三万里》,影片中的高适、李白引起众人共鸣,“长安”是大唐那个时代的理想之境,估计“三万里”则是众多青年才俊所处的现实与心中的“庙堂”之间的差距。

唐朝时期可谓人才辈出、群星闪耀,诗词歌赋流传千古,自唐朝以来,诗词歌赋便进入新境界。

唐诗宋词元曲,是我国三大代表性文化品类,“诗言志、词言情、曲叙事”,尤以唐诗宋词深为传颂,而不管是吟诗,还是咏词,都需要基于一个格调、明确一个主题、表达一个核心,在众多主题中,“愁”则是万千格调主题中的一款经典方向。

宋朝著名女词人李清照在《声声慢·寻寻觅觅》中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可见“愁”是诗词中浓缩了千言万语之情绪的词眼,今天我们一起来赏析几位不同风格诗人的“愁”。

青年才俊失意落魄的忧虑愁

唐·高适《别董大》说:“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是唐玄宗时期边塞派诗人代表人物之一,曾任职散骑常侍。这首诗应该是写于唐玄宗天宝六年,当时的高适仕途失意,内心深处有一些不堪、不甘。

诗中所说的董大被后人推测为时任给事中的房琯门下的宾客董庭兰——一位有名的胡笳乐师。天宝五年,因受李适之、韦坚等人的牵连,房琯被贬为宜春郡太守,董庭兰也不得不离开繁华的京城——长安,这对于一名依附于权贵的乐师来说,也是一种打击。要知道,大唐之盛,集天下之繁华于都城长安,这里聚集了世界各地的使者、商贾、名士,也是风流才子一展才能博取名利的高地,习惯了莺歌燕舞名场面的董大,眼睁睁地看着主家“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自己也就不得不离开,以避免被主家的政治风浪波及,这也意味着他失去了灯光舞台。

可是人生没有舞台,失去了喝彩,扮相俊美又有什么意思呢?千里马在没有遇到伯乐之前,也不过是草原上一食草匹马而已。

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当时正值仕途坎坷的高适偶遇董庭兰,触景生情,生风。首句“千里黄云白日曛”,“黄云”已经是说天色阴暗昏黄了,“曛”字又把正值白天的太阳描写的暗淡无光了,也有人说是落日黄昏时分,但不管怎样,这一句映衬出二人的心情之压抑,情绪之低落。第二句“北风吹雁雪纷纷”,我个人认为是化用《诗经·国风·邶风·北风》中的“北风其凉,雨雪其雾”句意,借诗经中原意——国家危机将至而气象愁惨,在这里化用衬托二人悲惨的遭遇和凄凉的心情,形容二人境况之惨淡,人生之低谷。又说大雁在“雪纷纷”中挣扎的飞过,“雁”在古诗中常被指代忠诚、守约,寓意对故土、亲友的思念,这句话是描写了恶劣的党争风波下大厦将倾安有完卵——大难来头各自飞,可见时局于二人之恶劣,诗人感时伤怀,希望彼此平安、顺利。

前两句描写的凄惨景象,也是为了后两句的告慰,“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董大在京城是有名的乐师,京城地里的朋友圈里有谁不知道董大的胡笳呢?所以高适说董大即使离开了京城,哪怕到了边境小城,也会有人欣赏接纳的。高适劝慰董大不要担心未来,假以时日必然会明珠璀璨不蒙尘。其实高适在这里是不是也在安慰自己呢?是不是暗示自己——凭借自身的能力,总会有出头之日的意思呢?

后来的史实证明高适不仅是诗人,还是军事家,安史之乱便是他人生轨迹的重大转折点,他的聪明才干、雄韬伟略,在国家危难之际,得以充分发挥,当然也是遇到了“伯乐”哥舒翰。

前途未卜送别友人的别离愁

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是唐朝山水田园派诗人代表人物之一,曾官至尚书右丞。应该说,与盛唐的其他才子相比,比如李白等人,王维的仕途还是顺风顺水的,当然这首先取决于他自己的才华横溢、学富五车,王维精于诗画、音乐,擅长草书、隶书,这在太平盛世的玄宗天宝开元年间,是优势,深受皇亲国戚、王公贵族的喜爱。

“元二”这个人物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明确的史料指向具体人物,但一定也是王维的至交,“安西”是安西都护府,在今XJ的库车境内,安西都护府是唐朝设置节制西域诸地的重镇,“渭城”在长安的西北,指的是秦都咸阳,阳关则是关名,西汉时就设立了,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南,因在玉门关之南,所以叫阳关。阳关和玉门关同为汉唐时通西域的必经之地,是门户重镇,常见于边塞诗人的作品中。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惺惺相惜的离别之情,是诗人内心深处对彼此友谊的珍视,古人不乏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情谊。

诗中首两句谱写了送客的场景,早晨刚刚下过雨的渭城,马路干净整洁,路边旅店旁的柳树也轻柔舒适,这温婉而动人心弦的两句场景描写,传递出诗人送客时的依依不舍之情。“柳树”常出现在古诗送离的句子中,折柳一词最早出现在汉乐府《折杨柳歌辞》中“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折柳”送客是说希望客人能再留一点时间,也隐晦的暗示离乡之人要记得家乡的亲朋好友。首两句诗以轻柔明快的节奏营造出素雅清新的气息,用“朝雨”和“柳色”来寄意送别,既是希望元二不要有离别的悲伤,更是为后两句的不舍打下基础。

“更尽”是说再喝完这一杯酒吧,尽管前面已经喝了很多杯了,我还是希望你能再喝一杯朋友之间的酒。天下什么样的酒醉人又留人呢?便是这端在朋友手里的酒。古代文人墨客极为重视酒令,他们通过酒令不仅是要寄托兴致,更是升华了彼此之间的感情。又何况你元二这是肩负重任要去大漠西域,那里只有黄沙漫天、沙丘戈壁,出了那阳关,你既看不到中原大地“朝雨”、“柳色新”这般美好,也不会有我这样的朋友与你分享生活之雅风了,那么就此别过了吗?朋友珍重啊。

整篇诗作饱含着王维对朋友的惜别深情,富含着对元二西行的担忧关切,因为尽管身处太平盛世,但毕竟去的是西域,旅途凶险异常。

这最后一杯酒,哪里又是酒,分明是浓郁的人情味,分明是醇厚的人世间。

写“愁”不一定要写出愁字来,这首诗的语言虽然朴实无华,整篇却表达出了离别之愁,诗中所含情谊更为世人传颂,因此在唐代便被谱成歌曲演唱,常常是离筵别席上的送行之歌,被人称为“阳关曲”。白居易在《对酒五首》之一中说“相逢且莫推辞醉,听唱阳关第四声”,特别注明“第四声即‘劝君更尽一杯酒’”,可见王维这首诗的影响力。

空守闺阁望眼欲穿的春怨愁

唐·王昌龄《闺怨》说:“闺中少妇不曾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王昌龄被誉为“七绝圣手”,擅长书写边塞和闺怨,“边塞”是刚硬、凄凉、壮烈,“闺怨”是温婉、伤感、期盼,二者似乎矛盾,但其实很契合——苦守边疆的将士和孤独持家的家人,相隔千山万水,怎么能不相互惦记呢?

盛唐时代是中华民族文化繁荣的时代,人才灿若繁星,读书人要想出类拔萃,走进士及第这条路,不仅要直面激烈的竞争,还需要名士引荐,于是很多读书人就选择了去边塞戍边,期望通过卫国立功,逐步获得高官厚禄。诗人杨炯说“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所以,在这种大背景下,很多妻子也希望自己的丈夫能够入伍戍边,建功立业,为家庭带来荣华富贵。

诗中首两句写的是在整个社会都崇尚入伍戍边的氛围中,闺中的少妇本没有什么惆怅,自己也会在天气好的时候,于闲暇之余画好精致的妆容,登上翠楼观赏大自然美好的景色,但女生毕竟是多愁伤感的,才踏上楼,不过是瞥了一眼,看到了田边路旁的杨柳青青,便觉得自己好可怜啊,这么美的景致,难道不应该是小夫妻携手同行共赏吗?更何况还有莺莺燕燕在眼前。

于是引出后两句——心生悔意,后悔让夫婿去那么遥远的边塞戍边建功。但戍边人又何尝不想念呢?王昌龄在《从军行(其一)》中说:“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愁。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整篇诗作是以思妇的身份来表达两地分居之苦,作为女性虽然希望自己的丈夫封功荫妻,但她们又非常希望丈夫能守在身边,耳鬓厮磨,渴望拥有一步之内的身边温馨;缱绻旖旎,渴望拥有触手可及的心灵慰藉。

这种离家远赴边塞建功立业,与守在身边葳蕤潋滟,是一种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双向情感矛盾。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