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这就是目光短浅的代价啊(1 / 2)

“嗯?”

杨林霎时面沉如水。

谈生意?

简单的几个字,在后世,就如同有人登门邀请你去市中心装核弹。

“见不见?”管家极为郑重地补充道,“他自称是二棉厂的员工,叫赵辰。”

赵辰?

杨林在心里默念了一遍这个名字,下意识地瞥了女儿一眼,心里更怀疑她被人设局了。

“请他进来。”

杨林叹了口气,并让管家去门口,领对方来书房详谈。

不会儿,赵辰就在管家的带路下,来到二楼的书房里。

杨林很有礼貌跟着他握手寒暄,并不动声色地打量这对方。

让他奇怪的是,赵辰明明很年轻,但却给人一种老练的威严感,一点也不像厂里的民工。

“听说你要和我谈生意?”

“是的。”赵辰开门见山道,“年关将至,布料的价格要涨五个点。”

杨林警惕地看着赵辰,开始怀疑这条消息的怀疑真实性了,试探道:“消息来源可靠吗?”

“当然。”赵辰手指点了点脑袋,“在没有真实价格的计划经济下,财政盘子凭借票据的使用频率,察觉到你们还有利可图,自然会涨原料价,来均衡分配。”

对于先知而言,逆向推理无疑是信手沾来的事情。

就像休市期间的股评员,个个都是大师。

但这简短有力的分析,却让在一旁假装看书的杨自若,惊奇地转过头来,稍有兴致的打量起赵辰。

杨林也是眉毛微微一挑,如果刚才赵辰滔滔不绝的读着腹稿卖弄,他是一个字都不会信,但点到即止,却反而让他的话增添了几分说服力。

杨林眼中闪过一丝欣赏。

真有意思。

这个叫赵辰的年轻人,竟对市场的嗅觉如此敏锐,能在信息这么封闭的商业环境下,准确猜到原料调控的范围。

杨林确信,在女儿说之前,连他自己都不知道这季度的原料调控范围。

不过,他并不想在这么敏感的话题上继续:“这事谁也说不准,不过我会记在心里,多谢小兄弟的提醒。”

赵辰依旧面不改色。

“多谢就早了。”他说,“我猜即便原料涨价,你也想超额进购吧,但这样只会是死路一条。”

话声刚落,杨自若便忍不住娇笑出声,心中对赵辰那点微薄的欣赏,也在这一刹那烟消云散。

无论原料涨跌,超额进购已经是父亲和掌柜们达成的共识,就连她刚才也是这么提议。

可赵辰这么一个没见过世面的工厂员工,估计初中还没有毕业,甚至连买报纸的钱都没有,居然还瞧不起他们的谋划?

甚至说出,这是死路一条的话。

这是何等荒唐?

难道赵辰还能比父亲他们这些在商海沉浮几十年,经历过变革最为剧烈的商人还要厉害?

而此刻的杨林,尽管双手平放在桌上,面色如常,但内心却也悄然涌起了一股失望之情。

就这?

本来还以为这年轻人有点商业头脑,却不料只是这种程度的小聪明罢了。

不过,杨林回念一想,倒也觉得理应如此。

毕竟他也是和掌柜们讨论了许久,才窥探出市场会大范围放松。

而赵辰这么年轻,不但没经历过商海上的风风雨雨,更未接受过与杨自若同等的教育,就连准确的消息来源都没有,自然想不到这些。

就以为原料涨价,利润减少,得减少进购,避免高位挤压,生意亏本。

却不知道,九亿多人的市场,即便只是放开部分区域,也能让整个市场瞬间大出好几倍,甚至把原料的价格,冲到新的高点,让此时的高点,成为未来的低点!

这就是目光短浅的代价啊。

杨林暗自为自己的远见卓识而得意。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