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勤工俭学和钱26(1 / 2)

1970年代的人,尤其是农村孩子,应该懂得什么是勤工俭学,比如我读小学的时候,一直到三年级,还要交勤工俭学的物品或者钱,那时候几乎所有的人家里都没有钱,就选择交物品,现在想就是有钱,也不能交,一是不知道交上去的钱到底去哪里了,二是也应该自己动手,又不是什么难事,何必为难家里呢。

勤工俭学的内容,通常都是学校通知的,至于是学校自己定的,还是上级指示,我们作为学生就不知道了,反正都是孩子,怕老师,也没有敢问的,跟着走就是了。有几年是去挖野生药材,有一年是去掐地瓜梗,据说出口韩国……,但有两样是每年必有的,就是春夏季的小麦和秋冬季的花生,也奇怪了,为啥这两样是必须的呢?上交后,这些小麦花生去哪里了呢?我记得有一年,我们放秋收假,大概十天左右,老师说同学们要利用秋收假期,去地里勤工俭学,翻拣被大人们已经收拾过的土地里落下的花生,开学后每人上交一斤花生米。

其实那时候要拣够勤工俭学的任务,还是很容易的。地表上的花生果,虽然已经被地块的主人家收走了,但土里其实还会有落下的,虽然不多,这便是我们勤工俭学的天地了。因为土地已经被大人们,用镢头刨过了,土便变得松软,不需要我们多费力气,用被称为“抓子”的工具,抓一下,土就会松散,但因为大人们基本已经把花生果都收净了,所以通常抓比较长的一段距离,才会捡到不多的几颗花生果,不过如果遇到粗心大意的人家的土地,土里落下的花生果就比较多,我们就会收获颇丰,但就是无论怎样,勤快的同学会认真的刨地,一点点翻,大概就能解决问题,因为本来学校收的也不多。但懒惰或者调皮的孩子,就难了,东挖挖西翻翻,把时间都浪费了,都要结束假期了,也没捡到半斤八两,这样的孩子只能跟家长要了。

这或许就是人生吧,总有那些勤劳的人,一生踏踏实实,虽不见得大富大贵,但总会不欺一生;也有一会看上地瓜,一会又惦记苞米的人,看上去一时风光,到头来却没有存粮。

秋收的季节,中午热、早晚两头有点凉了,但中午左右四五个小时的时间,洒在身上的阳光暖洋洋的,这不就是人生吗,童年像朝阳一样生机勃发,中青年炙热的烫手,暮年便如夕阳余晖般和煦但无力。

没有几个孩子会约在一起勤工俭学,因为大家通常都是在帮家里秋收,偶尔有时间去勤工俭学,也是急匆匆的。

我是个没有耐性的人,自然不会扎实的一步一步翻地,在诺大的耕地里,总是蜻蜓点水似的,也就解决不了勤工俭学的任务。那年,我妈也把我这茬给忘记了,到了学校收花生米的时候,我就急了,我妈便把留着吃的一些半碎不全的花生米,装在塑料袋里给了我,我忐忑不安的带到学校里。班主任杨同胜老师是个认真的人,可能他不认真也解决不了学校的任务,等我交上去的时候,同胜老师用手抄了一把我的花生米,一是看干湿度怎样,二是看成色如何。看着老师的动作,我便脸红了,因为我知道我交上去的是成色不太好的花生米。老师没有说话,可能他也习惯了吧,谁家会把最好的花生米交给学校呢?我觉得那时候,家长们已经在怀疑花生米的去向了。当然,到如今也是一笔糊涂账,多少这样没有账目的事情啊,说不清道不明,但老百姓就是这么听话。同胜老师拿起称杆子,称了一下我的花生米后,对我说你这也不够斤两啊,回家再找找吧,老师的声音不大,但看着那像是低着头一样的称杆子,我哭了,我觉得丢人。

小时候我是个胆小的人,遇到啥问题就知道哭。我妈一看我哭着回家了,就知道是花生米的事,于是一边叨叨着,一边在家里翻找,原本堆放花生米的大缸里是没有了,最终在炕上的席子下,翻出来十几粒花生米,装到原来的袋子里,我再次跑回了学校,同胜老师看了看,没说话,算我过关了,我心里也长舒了一口气,那时候的孩子们对老师的每一句话都认真,可能不见得听家长的话,但对老师交代的事情,是极其负责的。

那时候的学生如果解决不了勤工俭学的任务,就真的要回家,如同其他法律不被人重视一样,没人提“义务教育法”的威力,这可能是我对钱早的认知吧,在我心里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以至于后来读书,看到了鲁迅的孔乙己,心里格外悲伤。

有句俗话说,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地。果真如此,1997年的时候,我来到青岛读书,通常我在内蒙古路长途车站,坐上21路小公共汽车,到冠县路轮渡车站,但如果你手里没有五毛钱,是没有办法上车的,就是如今,如果手里连一元钱都没有,大概率也是上不了公交车的。

没有谁能逃脱地了钱的问题,无论是神还是人,唐僧到了雷音寺,没有交钱给阿南、迦叶两位尊者,就被两位尊者糊弄了,唐僧第一次领走的是没有字的白纸;鲁迅说孔乙己没了钱,就连读书人最后的尊严也保不住。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