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如何在指责型沟通的精神内耗里生活61(2 / 2)

其次,成年人要明确任何沟通结果都是求同存异。无论是针对突发问题的临时性沟通,还是漫无目的地闲聊沟通,抑或是有计划的预约沟通,任何人在任何场景、任何时间就任何话题,都没有任何可能达成完全一致意见,所以参与沟通的任何人都不要试图去压制、指责任何其他方。但性格强势的人,总是不能耐心倾听其他人的声音,并在心理上想当然的认为自己没有任何问题,如果有问题那也是其他方没有听明白自己的意思,或者是对方有明显的缺点,进而出现心理上的紧张和压制,总想通过语气词、高声调和肢体动作,向其他方产生强制性影响。

最后,成年人要明确任何人都要有强大独立的人格。我一直说,每个人都要有独立之精神、自有之思想——就是要有自己的精气神、要有自己的思想,逐渐建立有自己特色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每个人都应该依靠自己明确的“三观”,独立自主地去面对生活、理解人生、发现世界,要在内心树立自己的对与错的标准,要在内心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明确自己要成为什么样子的人。如此我们才能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建立自己的文明生态系统——懂得拒绝什么,接受什么,规避什么,培育什么,坚守什么。这样我们才会坦然的面对这个世界的一切,无论风雨,不避艰险。

我们如果能在沟通关系中遵循上述三条基本原则,保持不卑不亢,不急不躁,就会避开陷入指责型沟通陷阱里。

06然而,究竟是在什么样的沟通中会产生这种精神内耗的指责型沟通呢?

沟通是一门简单又复杂的技术,基于不同的沟通关系基础,就会产生不同的沟通情绪。

如果是基于“利益驱动”的商务或社交沟通,沟通的各方会基于自己的利益诉求而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一般不会产生内耗式的沟通障碍。

如果是基于“为了你好”的亲情或友情沟通,沟通的一方容易产生为了你好的想当然心理优越感,就容易随着沟通的加深而产生指责情绪。

在任何沟通关系中,通常参与者都会随着沟通话题的变化而带出情绪,凡是有情绪的关系,每个人都会在自己心里产生一种主动或被动的心理暗示,比如在自己内心产生对方应该付出的暗示:暗示自己——对方理应遵从自己;暗示自己——对方理应懂得自己;暗示自己——对方理应照顾自己……。

诸如此类的内心独白暗示,会让自己觉得自己付出了这么多努力,对方却如此响应,自己的用心良苦是如此不值得,便会在心理上产生极不耐烦的情绪,表现在语言的内容、表达的语气等方面,就会产生大量的负压气场,进而产生精神内耗的指责型沟通。

在这种情况下,参与沟通的另一方如果不掌握上面所说的关系平等、求同存异、独立人格三条基本原则,就很容易被带进指责型沟通产生的精神内耗节奏里,有一些人就会陷入困境中,迷茫于这样的压抑气氛里,难以逃脱对自己的苛责,认为这就是所谓的命。

07该如何面对指责型沟通关系呢?

指责型沟通关系多出现于家庭成员,尤其是男性成员对女性成员,国内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我个人认为主要是受两千多年传统儒家文化中的一些不太好的观念影响,比如孟子说:“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誡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这其实也是夫为妻纲的源头,传统家庭文化意识给男性成员潜移默化地形成了主导地位意识,当然在1949年以后,这种意识已经较好的得到了改变。

不过,我们也可以从儒家文化中找到合适的文化支点,用于妥善面对指责型沟通关系。

孟子说:“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人生道路上无论遇到什么问题,都要首先检查自己,审视自己的内心是否纯正,但绝不是说要首先自我否定,责怪自己是否没有做好,更不要为了妥协而硬要找出自己的问题,切不可苛责于自己。

孟子也说:“无为其所不为,无欲其所不欲,如此而已。”可见,每个人只要做到保持自己的内心纯正,遵循“仁”和“礼”,把握一个自己能接受的度,做到自己该做的,而不是为了委屈求全而苛责于自己,我们就可以坦然的面对生活中的一切,切不可以归咎于所谓的命。

《诗经·大雅·文王》里说“永言配命,自求多福”。通常都把这句话翻译成——“常思虑自己的行为是否合乎天理,以求美好的幸福生活”。我个人认为或许可以理解为——要保持清醒的心态,做自己喜欢而又能接受,且符合当下自己的生命状态的事情,凭借自己的努力,去尽可能的寻求、接近或实现自己内心想要的幸福。

如今世上大多数人的行为都是逻辑自洽,符合当下自己的生命状态,故而没有必要苛责自己,但也不要苛责于其他人。

08那么如何让自己做到不苛责于别人或自己呢?

其实很多矛盾都是因一件件小事而引起的,比如觉得自己辛苦一天,回到家后看到家里的状态糟乱,就会觉得你为啥不做家务,你为啥不能去买菜,你为啥不能带孩子去学习……,或者这也是你应该做的,为啥要等我回来做家务,为啥要等我去我买菜,为啥要等我带孩子学习……,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些一件件的小事,最终会积累成内心的负压。

我们每个人都要在内心告知自己:如果你自己不做,也不要去在内心纠结为啥对方也不做;如果你做了,也不要在内心纠结为啥总是自己在做。在要求别人之前,先问问自己有没有做到,或者先看看别人在其他方面做到了什么付出,再去开口沟通,就会减少出现指责型沟通的几率。

《论语》中孔子有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如果对方不做,自己可以做就去做,自己也不愿意做就不去做,而不要把自己的做当作一种期望有所回报的付出,有期望便会有失望。只要没有违反法律的行为,我们应该容纳对方的缺点,包括容许对方不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行事,对方可能就是喜欢那种随意邋遢的居家环境呢?

既然我们都说家庭不是讲道理的地方,是讲爱的地方,那么每个人就都应该尊重彼此,自己做不到的事,而对方做到了,那就要尊重对方的劳动,如果连对方的劳动都没有发自内心的尊重,你怎么好意思腆着脸说自己爱对方有多深呢?而如果对方做到了自己没有做到的,那么是不是可以在内心反问一下自己:我做了什么?

因此,避开指责型沟通的方式也不复杂,只是需要我们去共同努力,需要我们去找到双方的舒适最优解,而不是让天平秤的一方沉底,另外一方翘头在上,比如如果看到家务没有做,自己也不想做,那就与对方共同接受今天的状态,让彼此都没有心理压力,而如果自己可以做,那就快乐地去收拾起来,就让对方依然保持在对方喜欢的那个样子。

孟子说: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我们每个人都没有生活在真空地带,所以不可避免的遇到多样性问题,我希望人世间尽可能少一些指责型沟通,但如果我们遇到了指责型人格沟通,也不要紧张,不要跟着对方的情绪走,保持独立的人格,终会春风一笑。

如果你恰好是指责型人格,请尝试着读懂:“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诚如曾国藩所说:苟有富,必能润屋,苟有德,必能润身,不必如孔子之温良恭俭,孟子之睟面盎背,而后为符验也。

返回